恐惧是人们企图摆脱、逃避某种情景而又苦于无力的情绪,它往往是欠缺处理或摆脱可怕情景的力量和知识而造成的。恐惧无论在动物界还是人类,都是一种广泛存在着的情绪反应。动物遇到天敌或处境危险时都会表现出恐惧,而人类因为有了语言和文字,恐惧的对象变得更为广泛,尤其是人类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及其特有的象征性思维,使得恐惧更是无处不在,无时不有。
由于恐惧是一种企图摆脱困境而苦于无力的情绪,所以一朝寻得摆脱的途径,就会发出巨大的超常力量。在人类历史上,大凡宣传鼓动、号召动员,都居于恐惧心理。秦末陈胜、吴广的起义就是在“失期,法皆轨”的威胁下爆发的。
恐惧情绪,就狭义而言,对个人、对社会都是不利的,因为人们处于身心能源冻结的状态下,不仅活力被削弱,而且心智也难以发挥。恐惧严重时还会引起心智紊乱、举止失常、行为可笑而愚蠢;进一步,还可能使人昏迷、休克甚至死亡。比如,在运动场上,运动员越是害怕成绩不好,就越可能出现失误;在考场上,考生越是怕考不好被人耻笑、父母教训、打骂,便越是思维迟钝、束手无策。
恐惧心理的产生与过去的心理感受和亲身体验有关。俗话说:“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。”有的人在过去受过某种刺激,大脑中形成了一个兴奋点,当再遇到同样的情景时,过去的经验被唤起,就会产生恐惧感。恐惧心理还与人的性格有关。一般从小就害羞、胆量小,长大以后也不善交际、孤独、内向的人,易产生恐惧感。
与恐惧相关的复合情绪是焦虑,个人遭遇厉害冲突、灾难或灾害、疾病困扰、升学、竞争对手的挑战等威胁时,就可能使人产生恐惧,并由恐惧情绪转化为焦虑。一般来说,恐惧是有明确对象的,恐惧的程度和对象的可怕性是相称的。而焦虑却往往是“无名的”。焦虑并不产生于单纯的恐惧。焦虑是对恐惧的恐惧,对担忧的担忧。
恐惧情绪不利于事业和身心发展,那么是否可以得出结论:一个人不需要任何恐惧呢?不适度的恐惧对人不仅是需要,而且是必须的。如果一个人失去了恐惧情绪,那他就可以随心所欲、胆大妄为、无法无天。这种有恃无恐的心理,是一切罪恶的根由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