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:
在众人面前发言的时候,心里默默告诉自己——别脸红、别紧张、别出丑。
结果奇迹发生了:脸红得更彻底,紧张得更猛烈,出丑的场面仿佛加了特效。
这就是所谓的元关注陷阱。
它的原理很简单,甚至带点喜剧色彩:
你怕恐惧,于是你盯着恐惧看;
你想赶走它,它偏要在你眼皮底下跳舞;
你越观察,它就越起劲,像个被你喂得很饱的怪物。
一、陷阱的样子
社恐的朋友往往以为,恐惧是个问题——只要找到办法解决它,人生就会焕然一新。
可问题在于,你越想“没有恐惧”,就越需要确认自己是不是还有恐惧;
而确认的过程,本身就是把注意力拴在恐惧上,等于给它喂饭喂水。
这逻辑,跟人生很多荒谬场景一模一样:
你想睡觉,越想睡越睡不着;
你想自然,越想自然越僵硬;
你想不出丑,越想越容易绊一跤。
人类的脑子在这方面很搞笑,它总是想用一个动作来消灭另一个动作,结果两个动作抱成团一起掉进坑里。
二、为什么会这样
如果用心理学的说法,这叫“注意力反弹效应”。
但我更愿意用一句大白话解释:你在用脑子和自己下棋,而且永远输。
恐惧是一种自动反应,它的任务是保护你。
当你“盯着恐惧”时,你在告诉大脑——这里有威胁,请全力以赴!
于是它派来更多紧张、更多汗水、更多红脸,来证明它的忠诚。
你以为自己在关掉恐惧,其实是在给恐惧充电。
三、怎么办
按照套路,这里该出现一个万能公式——五步走,三妙招,帮你永远不紧张。
但很遗憾,没有这种好事。
如果真有,我第一个下岗。
我能给的建议很简单:
别想着“消灭恐惧”,改成“带着它干事”。
你要开会?那就让紧张跟着你一起开会;
你要见人?那就让脸红陪你去见人。
就像穿着一双吱嘎作响的鞋走路——你不必等它安静下来再出门,你可以一边走一边响,久了,别人不在乎,你也懒得管。
四、活得更有趣一点
人生有很多事,解决出来的是痛苦,不解决反而有体验。
恐惧就是这种事。
它像一只黏人的猫,你越推开它,它越蹭你裤脚;
你不理它,它就自己去晒太阳了。
所以啊,不要把自己逼进“元关注陷阱”,别在自己的脑子里当看守犯人的狱卒。
放它自由,也放自己自由。
我是社交恐惧知识官,博士学位,专注于社交恐惧细分领域的情绪解决方案。
恐惧不可怕,怕的是把它变成人生的中心任务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