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众讲话培训
幸福的源头---心流
2018-11-01    青岛若水心里咨询有限公司

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世人不分男女,都以追求幸福为目标。可是到底怎样才能获得幸福?长期以来,人们追求健康、权力、金钱、美貌,觉得拥有了这些就是打开了幸福世界的大门,认为那些有钱、有名、有地位、又帅或美的人们一定过得更幸福。研究表明,财富与快乐确实稍有关联,经济富裕的国家人们快乐的程度要比贫困国家的人们高。但是所有研究对象,都不认为单靠金钱就能幸福。这些外在的东西只有在对自我感到满意的前提下,才对幸福感有用,否则不仅无用,甚至会对幸福生活形成障碍。


当前,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,人们追求休闲、娱乐、享受和即时满足,各种自媒体和广告怂恿人们尽可能追逐喜欢的东西,输出各种有趣、时尚的价值观,比如世界那么大,我想去看看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、 颜值即正义人生没有什么是买买买不能解决的、 不给你买东西就代表着不爱你,包括亲密关系都可以用钱来解决。


诚然,享乐是高水准生活的重要一环,但是休闲和享乐本身不能带来幸福。到世界各地去旅行之所以令人愉快,不仅是因为新鲜的刺激感消除了平日生活日复一日、循环往复的贫乏和疲惫,而且这是人们认为的有趣、时尚人士的生活方式。花钱会让你有即时满足、拥有、存在的感觉,但是不能带来心灵的成长,也与幸福感没有必然和直接的联系。


所以,幸福不是存心去找就能找到的,幸福不是追求来的,它只是某种附带现象。就像哲学家密尔说的自问是否幸福,幸福的感觉就荡然无存了。只有当全身心投入到生活中,体验到充实、丰富与满足时才感觉到幸福,直接去追求反而效果不大。


既然幸福是一种附带现象,那么究竟是什么带来了幸福感?为了研究幸福的奥秘,米哈里花了25年的时间做了许多研究。最初,他邀请了那些在各自工作领域取得成就的数百位成功人士,包括艺术家、运动员、音乐家、棋坛高手、外科医生等人,结果发现他们身上具有共同的特点,就是他们能够完全沉浸于自己所从事的活动,无视它物的存在。后来米哈里又在全球范围内收集了10余万份研究数据,得到了相同的结论。即人们日积月累的最优体验形成幸福感。


米哈里提出的最优体验与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最高层——自我实现时产生的高峰体验类似,两者都进入忘我的境界。两者不同在于,米哈里对最优体验进行了更系统深入的研究,他认为最优体验就像是水手在海上握紧缆索,任凭海风拂面,感觉船只破浪前行的愉悦。又像一个画家欣赏画布上的色彩构成极具吸引力的美感和张力,给心灵带来的深深触动。更像一个父亲第一次见到孩子对他笑时的喜悦。


人们一般会认为最优体验出现在放松和顺境时,事实上最优体验经常出现在危机和困难中,当人们努力解除危机和克服困难时,人们的体力和智力往往也发挥到了极致,这时候就会体验到那种拨云见日的欣喜和感动。就像小孩子用颤抖的小手把积木放在以前从来没有搭过的高塔上;像学生经过深入思考和反复演算,终于解出一道难题一样;像运动员经过努力拼搏和激烈竞争打破世界纪录;像演奏家经过反复练习演奏出美妙的音乐。这样的体验在当时并不见得就是美好、愉悦的,比如运动员在比赛中会体会到肌肉酸疼、呼吸困难的感觉,但同时由于他完全沉浸其中,这个时刻也是生命中最美妙的时刻。这种日积月累的体验就会形成一种掌控感和幸福感,说到底,全身心投入的心流就是最优体验。

幸福既与外在因素并无直接关系,而且不是直接追求来的,而是作为心流这种最优体验的附带现象,就是当人全身心沉浸在一件活动中,达到忘我的境界,由此产生的内心秩序感和幸福感。

3.

既然幸福的核心在于产生心流体验。那么,产生心流需要哪些条件和步骤呢?


大家可以思考一个问题:是全神贯注投入到工作中的人会感到更累的?还是整天吃喝玩乐的人感觉到更累?人们往往认为全身贯注做一件事情,精神的损耗一定非常大。但是米哈里告诉大家,全身贯注的人由于关闭了其他刺激的影响,反而减轻了大脑的负担。

心流产生的核心是集中注意力。注意力是一种精神能量,受人们控制。但是在生活中,人们往往会被各种事情干扰,难以聚精会神。究其原因,是因为我们的内在心理失序,受到情绪影响或内心经历各种冲突,迫使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向,导致分心。

心流的出现除了集中注意力,很重要的是所从事的这项活动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。米哈里发现心流总是出现在一连串有目标、遵循某些规则的活动中,这些活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,需要投入精力,而且需要培养和训练技巧。对于那些不具备技巧的人,这样的活动就没有挑战,也难以从中得到乐趣。像下棋和攀岩,都是需要技巧的活动,爱下棋、会下棋的人很容易全身心投入,而不会的人完全无动于衷。喜欢攀岩的人会将其视为身体与心灵的冒险,而不喜欢、不会的人只觉得费力去爬一块石头完全不值。`

在集中注意力和活动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基础上,心流体验之所以能达到完全投入,是因为目标明确,而且能够对目标的实施情况作出即时反馈。就像棋手的目标非常明确,就是要在对方之前将他的军。每走一步棋,都知道自己是否离目标又近了一些。目标分为外求目标和自成目标。自成目标指的是做一件事不追求未来回报,做事情本身就是最大的回馈。如果教育孩子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、懂事、成功的人,那是外求目标。但如果你为的是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享受与孩子相处和沟通的乐趣,那就是自成目标了。这两者看上去非常接近,差别在于在进行自成目标的活动中,一个人可以把全部注意力投入到行动本身,而不是关注行动的结果。

在外在目标向自成目标结合和过度的过程中,最重要的是要给予即时反馈。当前,随着游戏产业的发展,对于许多成人和孩子来说,游戏具有巨大的吸引力,其原因就在于游戏给予的即时反馈,尤其是积极的反馈,通关以后的音乐、礼物、掌声等等,都能使游戏玩家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,从而沉醉其中。如果教孩子弹钢琴的过程中能够有一些外在的诱因,帮孩子踏出集中注意力的第一步,在给予孩子即时反馈的基础上,使孩子掌握了一定的技巧,逐渐过渡到自得其乐、所有付出都值得的心流状态里。例如,在孩子每天完成练琴功课后,就陪她玩游戏。如果孩子都能完成一周规定的练琴功课,就奖励她周末去公园玩。这样的即时反馈能使人建立秩序感,强化自我结构,从而成功实现目标。

综上所述,在注意力集中,活动具有挑战性,能培养相应技巧,具有明确的目标,并能够对目标做出即时反馈的状态下,人能够具有掌控感,进入浑然忘我、觉得时间飞逝的状态。就像攀岩、赛车、潜水、滑翔等冒险性活动,人们追求的往往不是追逐危险,而是那种自己有办法能够控制住危险的感觉。进入心流状态,人具有掌控感,在看上去危险的活动中,人能够通过自己的技巧把犯错的可能性降低,同时会再次增加技能,这样循环上升的积极反馈会加强人们欣喜、愉快、幸福的感受,不仅会把生活中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,没有余力去考虑过去或未来,和其他与当下不相干的事情,好像自我和眼前做的事情融为一体。而且也会忘了时间,觉得时间飞逝。日常生活中,当我们经常纠结或者怀疑我究竟要不要做这件事情?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的时候,这样的反省不是心流的状态。处在心流中的人们没有反省的空间,它像一股魔力和洪流,会带着我们一往直前。

地址:青岛市黄岛区玉山路隆基花园1号楼2单元602   电话 0532-86946938  邮箱 1726015325@qq.com  鲁ICP备:14017067号-3